科普园地 Science park

尘埃为飞船,水汽为驾云,云里翻筋斗,顺风百里征 —空气和气溶胶是疫病传播的一个主要途径

Time:2020-02-09 浏览次数:2660次 分享更多:

说到疫病的空气传播,呼吸道传播,大多数人会立即想到“喷嚏”和“咳嗽”,自然也会联想到戴口罩,似乎是谁会把喷嚏直接喷到了谁的脸上,或会想到一个喷嚏像一个微飓风,可以把结核杆菌或流感病毒喷到40米之外。其实疫病的空气传播远非如此简单。很多疫病的传播,并非仅仅呼吸道传染病的跨地区或小环境内的传播,大气和空气中由尘埃和水汽形成的气溶胶,也是一个风险更大的形式和途径,务必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阻断。

大家熟悉空气质量有个“PM2.5”指标,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或微滴的量。因为小于PM2.5的微粒可以长期、均匀地悬浮在大气和空气中,甚至形成气溶胶,即空气中的微小颗粒和液滴如空气分子均匀存在,即有空气的角落,就有胶体颗粒存在。这些胶体微粒可以像空气分子,被直接吸入人类的肺中(而大于PM2.5或更大的颗粒由于动能和惯性不容易拐弯,呼吸时容易撞到鼻腔褶皱及气管枝杈粘膜的粘液上而被俘获)。

每一个尘埃和微小的水滴,都是微生物的载体,当然也是传染病传播的主要形式和途径喽。譬如家禽的流感、新城疫、传染性喉气管炎等病毒性传染病,往往随着风向传播感染下风数公里,几十公里的鸡场。现代畜牧养殖业疫病防疫,尤其是对空气传播疫病的防控十分重视,形成了严密的日常防范体制和措施。如与住宅区和其他养殖场的隔离,围绕厂区和分隔带种植杨树、松树等具有一定阻挡和天然消毒作用的树木等,厂区空气消毒等等。

大气污染微粒浓度越大,大气能见度就越低。平时我们可以看到光线在空气中形成一个光柱,就是尘埃存在和形成了气溶胶的证明。而PM2.5不仅直接损害肺功能和健康,而且是疫病和过敏原的载体。细菌、真菌及其孢子大小就在几微米或小于1微米数量级,而病毒是最小的微生物喽,小到可以在细菌(如噬菌体)和人体细胞中生存,不少寄生虫卵也在微米级大小。因此微生物容易形成气溶胶存在于空气中,至少可以理解成,有尘埃就有微生物存在,就可能有致病性微生物存在,就有感染和传染病传播的风险。

笔者曾编了个顺口溜 “尘埃为飞船,水汽为驾云,云里翻筋斗,顺风万里征”(这是指微生物总体,至于传染病病原,在空气中不一定存活太久,而且数量密度也不会像环境微生物大,因此不一定能“万里征”,但禽流感、新城疫等实际顺风传播下游几十公里是有的),来形容空气中微生物无处不在,某种程度上人类是生活在微生物的海洋!几万米高空都可以检测到细菌、病毒和霉菌孢子,越接近地表,大气中的微生物就越多,而人和动物密集的地方,相对封闭的空间,空气中微生物,尤其是致病微生物和传染病病原的密度就越高。(幸好,绝大多数微生物对人类没有危害或不会构成直接的危害,但如果是浮在空气中,或随风漂游的传染病病毒或细菌,则对人类和动物构成极大的威胁,也是一些传染病流行的一个主要形式和途径。而一些微生物则容易造成过敏,譬如真菌孢子及螨虫(不算微生物喽)尘埃,但绝大多数微生物则容易污染食品和饮水,造成食品卫生指标超标,甚至引起腐败变质和食物中毒)。

显然大气和空气是食品微生物污染和人类传染病原微生物的一个主要途径,也是一个不容忽视,值得常态化监管防控的污染和传染的途径。

干燥环境中极其容易形成泥沙、物体碎片、人和动物分泌物、排泄物及脱落物尘埃,如螨虫、干燥的鼻涕、痰、粪便都可以形成尘埃,而非常微小的灰尘可以形成灰尘气溶胶,稳定地悬停在大气中,随风飘散。而封闭闷热环境中的水汽,尤其是比雾气还微小的水滴,如人和动物的呼气、喷嚏、说笑时喷出的口水,也都可以形成气溶胶,长时间悬停在空气中。因此如教室、会议室、医院、地铁、公交、商场、影剧院等等公共场所,都是传染病传播易感的场所。

空气中的微生物也可以沉降、触碰粘附的各种我们容易接触的物体上,如把手、扶手、按钮、运动器械、座椅……,以及粘附到人身上,譬如衣物和裸露的头发、脸、手上,从而疫病又接力式地变成了接触传播。

普通口罩对传染病的气溶胶传播阻断能力有限,空气传播的防控也应该采取主动的措施。譬如小环境或相对密闭空间,可以用挥发性消毒剂,当然注意对人类的刺激和副作用,或场所消毒时让人适当回避,另空气紫外灯和臭氧灯是空气消毒的常用设备,但也需要适当的人的回避防护;公共场所地面经常拖洗、吸尘、喷雾,可以消除泥土和尘埃,从而清洁空气。当然公共场所戴口罩显然形成了风气,而在疫病区域或生物危险区域,最好不要出现,若不得不去,则戴护目镜和手套,甚至生物安全衣是十分必要的。

至于大环境、大气的清洁,努力降低或消除PM2.5,特殊时期特殊环境整体进行大气喷雾或人工降雨,在当今也不是不可以采取的措施。

撰稿:老学生  内蒙古营养学会特约评论员、科普撰稿人; 教授,主要从事食品质量与安全教学和科研; 学历:预防兽医学硕士,预防医学博士

发稿:吴艳